作者: 發表時間:2018-11-20 12:00:59瀏覽量:1729【小中大】
國內的激光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在激光器、激光設備等行業的各個領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基礎,面對激光行業的機遇,本人認為國內激光同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共同推動激光的產業化發展:
首先,應注重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集中力量創造出國際領先的技術和設備是國內激光行業的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特別是一些成立時間較早、實力雄厚的大激光公司,資金、人才、技術都已經具備相當好的基礎,應承擔起行業領軍責任,努力實現激光領域的公共關鍵技術的突破。
其次,應著力轉型,從以前注重市場占有率、特別是低端市場占有率轉為向行業的中高端應用領域進軍。在激光器方面,固體激光器要向短波長、窄脈寬、高重復頻率和高單脈沖能量的方向發展;氣體激光器向提高激光功率、光束質量和穩定性的方向發展;光纖激光器要向高功率、窄脈寬方向發展。在激光裝備方面,我們要走高精密微細加工路線,往高功率裝備、大型裝備、特種裝備進軍。
再次,呼吁政府為創新型的中小企業營造更為良好的成長環境。一個創新型的中小企業從成立到得到市場認可,需要兩三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目前,政府出臺了許多扶持政策、評定標準,但是這些政策和標準中都不約而同的有一個共同點:“以經濟指標論英雄”,不論是評定高新技術企業,還是申報政府研發補貼、國家課題,都會以“工業產值”、“年銷售額”、“凈利潤”等硬性經濟指標作為“門檻”,而對于企業的技術先進性、研發質量、發展前景等軟性指標、長期指標卻缺乏考量。導致出現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現象:本來實力雄厚無需扶持的大型企業因符合條件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政策扶持,而真正需要扶持的中小企業卻因“勢單力薄”往往被優惠政策 “拒之門外”。在此,我們呼吁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制定中能注意到這方面的情況,做出適當的修訂。
最后,激光行業還應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激光產品和設備是多學科交叉的產品,我國激光設備最終必將走上高端發展路線,沒有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起來的人,就無法將國內激光企業帶入國際競爭的行列。